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不可思議的多彩靈長王者:山肖」

「不可思議的多彩靈長王者:山肖」

咱今天要聊的,是一種看起來特別不真實的動物——山肖。 為什麼說它“不真實”呢? 首先是它的顏色。 眾所周知,動物界可謂五彩繽紛,各種顏色的動物都有,有些甚至能像章魚、墨魚、變色龍那樣隨時變色。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那些五顏六色的動物裏,作為進化層次最高的哺乳動物,反而顏色十分匱乏,大多就棕、褐、黑、白、灰這幾個色系,常常給人一種“土裡土氣”的印象。

在這當中,有一個十分罕見的例外——今天的主角山肖。 它到底有多驚豔? 就連達爾文都曾專門評估過。 達爾文在他的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中提到山肖時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哺乳動物的體色像成年雄性山肖那樣奇特。”這個評估,山肖當之無愧。 首先,公山肖的腦袋大得出奇,似乎與身體都不太成比例。 它的臉尤其扎眼,就像抹了濃妝:鮮紅色的鼻樑豎在正中央,把那張大長臉分成兩邊; 臉頰比鼻樑還鼓,還有豎條紋,好似蚌殼上的紋路。 有些條紋泛著白中帶藍,藍得還特別明顯。 再加上下巴一圈黃色的山羊胡,乍一看,就仿佛給它畫了一副京劇臉譜,甚至會讓人懷疑它是不是“假的”。 更離譜的是,它不僅臉部花哨,連屁股都五顏六色——紅、藍、紫都有,活像個霓虹燈一樣,誇張得不得了。 這種配色在哺乳動物裏可以說是非常罕見。 當然,公山肖這種濃妝豔抹是有原因的,咱們待會兒再細聊。 還有它們的飲食習慣、社會關係,以及在非洲狂野大地上都有哪些天敵,還有“山肖”這個奇怪名字的由來,這些都相當有意思,值得好好瞭解。 所以今天這期,就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山肖。

從身形和臉型看,山肖有點像狒狒:都是大長臉,口鼻部特別突出,體型大小也差不多。 過去,人們確實曾把山肖視作一種狒狒,歸入“狒狒屬”,也囙此叫它“彩面狒狒”。 後來,依據解剖構造和基因分析才發現,它跟狒狒並不是同一類,所以又單獨列出來一個“山肖屬”。 這個屬現時只有兩個物種,一個就是剛才提到的“花臉”山肖,另一個則叫“黑暗面山肖”。 顧名思義,後者是黑臉,看上去有點像“鬼”,所以當初在“狒狒屬”時也被叫做“鬼狒”。

說到區分山肖和狒狒,其實挺簡單,看它們的一頭一尾就行。 公山肖最明顯——臉和屁股都是彩色,一眼就能認出來,而且它們臉頰處有骨頭向外凸起,看上去就像兩片蚌殼,格外顯眼。 母山肖和小山肖的“蚌殼”雖小很多,但跟狒狒那張臉相比,差別依舊明顯。 其次是尾巴:山肖尾巴短小,不到十釐米,總是朝天撅著,看上去還有點可愛; 狒狒的尾巴就長很多,通常下垂在身後,這一看就不一樣。

雖然山肖和狒狒並非同一屬,但它們同屬靈長目猴科。 而且山肖還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猴子。 成年公山肖身長約70到95釐米,接近一米,體重可達30多公斤,跟大型犬差不多; 母山肖則要小一大半,體重大約只有公山肖的一半。 它們臉上的顏色也遠不如公山肖那麼明豔,偶爾會有紅色和藍色比較明顯,但大多數都相對暗淡。 所以公山肖和母山肖在外形上的差异非常大,這也是靈長類裏性別二型(兩性差异)最顯著的例子之一。

既然提到公山肖那麼鮮豔的顏色,那它是怎麼來的呢? 這其中很有講究。 鼻樑和嘴唇的紅色、包括屁股上的紅色,都來自於血液的顏色,也就是皮膚充血而呈現的紅色。 最主要的疑問在於——它身上的藍色又是怎麼形成的? 有些觀眾可能知道,自然界裏真正的藍色素非常少,所以很多動物身上的藍色往往是“結構色”。 比如墨魚靠多層細胞結構,通過光線反射和散射來呈現藍色; 鳥類、昆蟲和某些魚類也是依靠羽毛、鱗片或外骨骼的微觀結構折射出藍光。 哺乳動物卻很難通過皮膚或毛髮呈現出這種“結構色”,再加上藍色在哺乳動物的生存中並無太大優勢,所以極少見到它們以藍色示人。

然而,山肖卻“解鎖了新技術”:它臉部和臀部有特殊的膠原纖維,而且這些纖維排列非常規則,能够只反射特定波長的光,也就是藍光,從而讓它的皮膚顯現出藍色——這也是一種結構色。 除了山肖,猴寇里也有少數幾種猴子擁有藍皮膚,比如非洲的綠猴,就有局部紅藍相間,非常顯眼; 中國的金絲猴,臉上也帶點淡藍。 這些藍色形成的原理,跟山肖差不多,都是特殊膠原纖維所致。 但總體來說,這種“科技”在哺乳動物中依然是稀有的。

那麼,公山肖為什麼要“濃妝豔抹”? 這是否有什麼特殊作用? 咱接著聊。 山肖原產於非洲,但它們的野生種群分佈其實非常有限,只在幾內亞灣沿岸靠近赤道的那一小塊熱帶雨林裏,主要是喀麥隆南部、加蓬以及剛果一帶。 全世界也就這兒能見到野生山肖,其他地方可沒有。 山肖是群居動物,而且群體規模在所有靈長類裏都名列前茅,一群上百只很常見,甚至有過上千只的紀錄,堪稱離譜。 平時群裏大部分都是母山肖和幼崽,成年公山肖則多過著獨居生活,只有到了交配季節才“屁顛屁顛”地出現,尋找交配機會。

也就是說,山肖每年都要重新確定配偶關係,母山肖們每年也都會進行一次擇偶。 擇偶的標準並不複雜——看誰的顏色更豔麗。 公山肖臉上和屁股的顏色越鮮豔,說明雄性激素水准越高,也就越健康、更強壯。 在此基礎上,母山肖才願意選擇它。 所以公山肖們才需要把自己“打扮”得五彩斑斕。 那些顏色鮮豔又強壯的雄性往往會成為群體的主導者,獲得更多交配機會。 一般要等到公山肖八到十歲,顏色豔到一定程度,才有資本參與競爭。 而雄性之間爭奪地位,多半是靠面對面吼叫、比拼誰的顏色更漂亮,一旦“黯然失色”,那一方自然退出,通常都不用真打。

公山肖一旦拿下主導地位,就成了群體首領。 比如群裏有打架的,或別的公山肖上門挑釁,它都會沖上去主持公道。 尤其在制止打鬥和處理衝突時,它有幾個特別的動作:比如對大家點頭,意思是讓大家別衝動; 再比如露齒呲牙,看起來凶,其實是示好,相當於在做個鬼臉。 平時它也會指揮大家去哪裡找食、在哪裡休息,這時那“霓虹般”的屁股就相當管用。 在雨林裏行動時,它那大紅大藍的臀部就像燈塔一樣吸睛。

別看首領山肖強壯而霸氣,在交配這件事兒上,真正擁有“主導權”的卻是雌性。 動物學家觀察到,如果首領山肖過於粗暴,母山肖們會“暗度陳倉”,偷偷跑去跟別的雄性交配。 有時群裏地位高的幾只雌性甚至還會聯手把“暴君”趕走、另選新歡。 所以說,真正掌控山肖群體運轉的,其實是那些一代代都生活在群裏的母山肖,濃妝豔抹的公山肖只是每年交配季的“過客”,年年都要通過“選秀”才能留下來,一不留神還會被換掉,這就是公山肖的宿命。

再說說山肖的飲食。 作為猴子,它們跟其他猴子一樣是雜食性。 如果你看公山肖那對尖銳的犬齒,也許會以為它們經常捕獵,但事實上它們的大部分食物都是素食——大約有一百多種。 曾有人在加蓬做過研究(那是山肖種群最多的國家),統計發現,山肖食物中大概50.7%是各種植物果實,26%是種子,17.7%是嫩葉、樹髓、花朵之類,剩下動物性食物只有約4.1%,也就是螞蟻、蟋蟀、蜘蛛、蝸牛之類,偶爾抓只老鼠算“大葷”。 囙此,要讓這麼大家子吃飽,就必須有足够大的活動範圍。 比如,加蓬的洛佩國家公園裏有一群約700只山肖,它們的活動範圍竟達182平方公里,可見大片完整棲息地對它們的重要性。 為了覓食,山肖群每天遷移的距離常常超過十公里,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地面上翻找落葉層裏的果實和種子,晚上才回到樹上休息。 它們腦子裏就像裝了一張“果子地圖”,哪裡果子成熟、哪裡種子掉落,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接下來就要說到天敵。 大家都知道非洲有許多大型捕食者,但山肖的棲息範圍並不大,真正有確鑿證據會捕食山肖的,只有花豹和人類。 其他像非洲野蟒、非洲冠雕這些,或許有可能捕殺山肖,但沒有確切證據。 花豹對山肖的威脅也並非絕對,特別是成年公山肖,花豹未必能輕易拿下,而且花豹在當地數量也不算多。 所以對山肖種群真正有威脅的,是人類——雨林開發破壞了山肖的棲息地,當地高山族還會獵殺山肖吃肉。 如今它們數量越來越少,已是易危物種。 至於具體數目,由於雨林環境太茂密,不好統計,粗略推測在幾千到幾萬只之間,總之並不樂觀。 無論如何,儘量少開發雨林、多給它們留棲息地,是當務之急。

或許有人會好奇,山肖這個中文名從何而來? 為什麼把非洲的一種猴叫做“山肖”? 其實它是借用了中國神話傳說裏的一個怪物名字。 傳說裏有種叫“山肖”(也作“獨角鬼”)的怪物,長著人面猴身,只有一條腿。 唐代《廣异記》裏寫道:“山肖者,嶺南所在皆有之。雄者謂之‘山菇’,必求金錢;雌者謂之‘山菇’,必求脂粉。”據說它們會在山中攔路搶劫,公的搶錢、母的搶脂粉。 中國人最初見到山肖時,一看它們那張像是抹了胭脂水粉的“大花臉”,難免聯想到傳說中的“山肖”,於是就這麼叫起來了。

而山肖的學名“Mandrillus sphinx”也很有意思,“sphinx”就是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 仔細想想,這還真挺貼切:成年公山肖的體型像獅子那樣威風凜凜,臉部又像畫了妝似的,就好像有個人臉。 甚至我還覺得它長得有點像某比特球星“A D”,看球的朋友也許會有同感,確實有點“撞臉”。 所以說,山肖身上確實自帶幾分“獅身人面”的意味,它在靈長類裏可謂奇特之最,當世界上“第二奇特”都不為過。

好了,關於山肖的話題就聊到這兒。 這個選題也是之前有觀眾提到的,大家還想聽什麼動物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最後,還是要文宣一下會員頻道。 只需要兩瓶可樂的價錢,你就能獲取更多資訊,擴充更多見識。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呀!

贊(0)

評論 搶沙發

摩文特

精彩的事、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