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出現的兩個神秘同心圓說起。 2019年,一架用於航拍的飛機在日本宮崎縣的深山老林中拍下了一幅令人驚歎的畫面:在人迹罕至的森林裏,居然出現了兩片杉樹,竟以極為規整的同心圓形態生長。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都很難相信它是自然形成的,這種“匪夷所思”的視覺效果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麥田圈。 要說實現難度的話,山林裏的“杉樹圈”似乎比平地裏常見的麥田圈還要離奇,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隨著這些照片在網絡上流傳,立刻引發了巨大轟動。

有網友根據拍攝者提供的資訊,在衛星地圖上嘗試尋找這片森林,結果真的找到了! 從衛星角度看到的景象與航拍畫面一模一樣。 這兩個神秘的同心圓宛如森林中的一雙“眼睛”,格外顯眼。 於是,各種猜測層出不窮: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也有人認為那是外星飛碟留下的痕迹,還有人聯想到地底文明,仿佛只有超自然力量才能解釋。 可事實到底是什麼呢? 很快,日本農林水產省就公佈了一份2017年的檔案,檔案最後一部分恰巧記載了這兩處森林的由來。
原來,這還要追溯到1973年。 當時,為了驗證樹木的生長與種植密度之間的關係,人們按照同心圓的管道種植杉樹:越靠近圓心的地方,種得越密; 越往外延伸,就種得越稀。 結果證明,圓心附近的樹普遍較矮小,週邊區域的樹更高大,也就形成了航拍照片裏我們看到的奇异景象。 官方檔案一出,杉樹圈的謎團也就此塵埃落定——它和超自然力量並無關聯。 不過,外形和它頗為相似的麥田圈,就沒有這麼容易被解釋清楚了。
到目前為止,關於麥田圈的起源仍存在多種說法。 平時我也關注了不少麥田圈的事件,並注意到其中幾個鮮少被提及的關鍵點。 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咱們一起探討一番。 雖說麥田圈大家都不陌生,但咱們還是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所謂麥田圈,顧名思義,就是出現在麥田裏(當然也可能出現在其他農作物田裡)的巨大而神秘的圖案,只有從高空俯瞰才能看得完整。 最初,它們大多以圓形或同心圓為主,後來也以圓圈居多,故被稱作“麥田圈”。 實際上,它並不只出現在麥田:稻田、玉米地、油菜地,甚至烟草田裡,都曾出現過類似圖案。 其英文名稱“crop circle”直譯為“農作物圈”,並沒有限定一定是麥田。
截至目前,全球已發現大約一萬兩千個麥田圈,絕大多數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且大部分分佈在歐洲,特別是英國威爾特郡。 這裡值得一提:威爾特郡正是著名的巨石陣所在地,而當麥田圈出現在巨石陣周圍時,自然也讓這片區域更添神秘色彩。
說到麥田圈的形成管道,大多數情况都是某種農作物(麥子或其他)發生倒伏,從而在地面呈現出各種圖案。 這點並不存在爭議; 真正的爭議在於這些農作物為何會倒伏。 現時,經常提起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三種:天氣因素、人為創作以及外星人產物。
咱們一個個來看看。 1980年,牛津大學的氣象學家泰倫斯·梅登(Terence Meaden)提出了“龍捲風說”,他認為那些圓圈是由龍捲風引起的。 對於最早出現、較為簡單的麥田圈,這種解釋或許還勉强說得過去。 比如1966年在澳大利亞出現的“塔利飛碟潮”,那時只形成了一個倒伏的圓圈,後來也被推測可能由龍捲風造成。 而且,梅登教授還注意到,麥田圈大多出現在英國英格蘭南部的丘陵地帶,而這些地方恰好時常出現小旋風,似乎可以解釋它們的分佈規律。
最初,梅登教授的理論確實得到過一部分支持。 不過,隨後出現的麥田圈圖案越來越複雜,導致他不得不持續改進自己的理論,甚至將電流、磁場、电浆渦旋等都牽扯進去。 說實話,當理論愈加繁瑣時,可能連他本人也快不相信了。 後來到了1991年,霍金在一次訪談中談及麥田圈時說:“麥田圈要麼是騙局,要麼是空氣渦旋。”算是公開調侃了梅登教授的理論。 到了那年年底,梅登也承認,用氣象學理論確實無法解釋所有麥田圈的現象。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許多麥田圈都被證實是人為創作的。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來自“道格和戴夫”(Doug and Dave)。 這兩位堪稱最早跳出來宣佈“是我做的”的人。 1991年,當他們正式向公眾亮相後,被稱作“欺騙了全世界的男人”。 兩人表示,1987年之前出現的所有麥田圈都是他們倆幹的,之後才有人開始效仿。 他們自稱從1978年開始“入行”,到1991年出面時,已經一共創作了兩百多個麥田圈。 為了證明實力,還在鏡頭下進行現場演示,向大家展示如何製作麥田圈。
當然,他們聲稱“是我幹的”也要有證據才行,並沒有確鑿證據顯示他們就是最早的幕後推手,所以也有人懷疑他們只是在博取眼球、冒名頂替。 除了被稱為“始作俑者”的道格和戴夫,世界範圍內還有不少團體專門製造麥田圈。 更有名的是英國的“Circle Makers”團隊,他們不但把麥田圈當作藝術創作,還承接商業訂單,替許多大企業定制“麥田圈”,收入可觀。 甚至在1992年,英國還舉辦過“麥田圈大賽”,共有十二支團隊參賽,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對於英國人來說,麥田圈早就演變成一種藝術創作形式。 相當數量的麥田圈是以藝術或廣告的形式出現,與外星人毫無關係。 可問題也在這裡:還有一小部分麥田圈,至今無人“認領”,就成了神秘學和外星研究領域的關注焦點。 那到底有沒有一些麥田圈真的由外星人“製作”呢? 這是爭議最多的問題。 支持“外星人假說”的人拿出不少證據,比如秸稈的彎曲生長、灼燒痕迹、放射性、電磁干擾等等; 而反對者同樣有對策,或者解釋稱這些現象可以由人為手段類比,或者認為有些報導並不可信。 網路上針對這些“證據”有大量針鋒相對的研究,若想形成判斷,最好多看雙方的觀點,避免只聽“一面之詞”。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些我自己觀察到的點。 首先是麥田圈出現的時間段。 它們主要集中在每年四月至九月。 根據作物不同,還能進一步細分:油菜田的麥田圈一般在四、五月份,大麥田多在五、六月份,小麥田則在六至九月份,十月以後則輪到玉米地出現。 為什麼要這麼分? 我們會發現,這些時間點都是農作物長出了足够高度的秸稈,才可能出現麥田圈。 比如,小麥在四五月份時還只是麥苗,或者秸稈比較矮,這時從未有過麥田圈。 其他農作物也是如此——當它們還不足以進行“人力創作”時,從沒出現過麥田圈。
如果是外星人或超自然力量,為什麼只挑這些農作物最適合做圖案的季節動手? 以他們的“超能力”,應該不必在意作物高度或月份吧? 反倒是從人為創作的角度,這一點就很好理解:長出一定高度的秸稈才方便實現壓平或製作各種圖案。 再看看“地點”上的可疑之處:所有標榜“超自然”的麥田圈,都只在農田裏出現。 如果外星人想向人類傳達資訊,為何不選擇郊外草地、景區草坪、大片花海,或者夜深人靜時的足球場? 冬天更省事,直接讓雪地融化出圖案,遠比放倒莊稼省力吧? 然而現時並沒有類似“雪地圈”或其他“外星力”作品出現。
從人類創作的角度就好解釋多了:首先,在草地上做出類似圖案難度更大; 雪地則幾乎不可能——到處都是脚印,一眼就能看出破綻。 而且,農田都有主人,只要和農場主私下協商好,就能隨意創作; 可在公共綠地這麼做,不但風險更高,而且事先溝通還會“劇透”,甚至可能會被逮個正著。 囙此,若想讓麥田圈保持神秘感,最便捷的管道還是“莊稼地+農場主默許”。 所以始終只在農田裏發現麥田圈,這對“外星人說”來說,真是個不小的漏洞。
另一個常見觀點則是:一些麥田圈圖案之複雜,似乎已超越人類所能。 就拿號稱“麥田圈之母”的著名麥田圈舉例:2001年,在威爾特郡米爾克山附近出現了一個直徑約280米、由409個彼此互鎖的圓圈組成的龐大圖案,看上去精妙絕倫,讓人驚歎。 神秘學愛好者認為,它幾乎能粉碎所有質疑:以人類能力怎麼可能如此精准? 似乎只有外星科技才能達成。
然而,隨後有證據顯示這個麥田圈也是人造的。 不過暫且撇開這點不提,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這個看似絕對對稱、完美無缺的圖案裏,其實存在明顯的“失誤”。 在最上方懸臂的第八節往內側伸出的“觸手”裏,角度出現了明顯偏差,與其他部分顯得格格不入; 再繼續仔細尋找,就會發現更多細節上的微小瑕疵。 對人類來說,這些“失手”在所難免; 但若是外星高科技所為,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要說漏洞百出的“麥田圈之母”是外星人手筆,未免有些牽強。
在之前聊“大腦錯覺”的節目中提到,人腦常常喜歡“偷懶”:遇到無法理解的事情,容易走捷徑。 就像“麥田圈之母”這樣極度複雜的圖案,思維一時轉不過彎,便很容易想著把它歸結於超自然或外星人。 但我們可以拿魔術來舉例:大多數觀眾看不懂魔術師的手法,並不代表那就是“魔法”。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泰勒形容:“蒙娜麗莎不是誰都能畫出來,但你能說這是飛碟畫的嗎?”很多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背後,都可能暗藏專門的科技與邏輯。 如果輕易用神秘力量來解釋,雖然輕鬆,卻難以抵達真相。
1995年,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寫了一本名為《被惡魔困擾的世界》,其中提到一個“噴火龍”的故事:薩根說,他家車庫裏養著一條會噴火的龍,邀請朋友來參觀。 朋友一打開車庫門,什麼也看不見,薩根就說:“哦,我忘了告訴你,它一見到陌生人就會隱身。”朋友於是建議:“那我往地上撒點麵粉,看能不能留下脚印?”結果,薩根又補充:“這條龍喜歡懸浮在空中,不會踩出任何脚印。”朋友不甘心,想用紅外監視器探測,可薩根又說:“它噴的火沒有熱量,身體也沒有熱量,用紅外也拍不到。”無論朋友提出什麼管道,都被逐一否决。 最後,這個“噴火龍”依然毫無影踪。
薩根由此總結:如果一個假說沒有任何可以驗證的方法,即使它能做到“無懈可擊”,實際上跟不存在也沒區別。 當我們用盡一切辦法,卻依然感受不到這條“噴火龍”的存在,那就只能假定它並不存在。 外星人議題與之類似——支持者可以不厭其煩地羅列各種理由,但終究拿不出决定性的證據; 就像麥田圈,每當質疑它出現的地點、時機、現象時,總有人來“解釋”,可就算解釋千條萬條,若無法真正證明是外星人為之,仍舊只能存疑。
好在,或許我們很快就會等到某些“關鍵證據”。 大家都知道,去年美國海軍曾公佈了三段不明飛行物(UFO)錄影,拍攝到的飛行器似乎展現出超越現有認知的操控管道。 當時美軍對這三段視頻並未給出特別明確的結論,只是說它們確實存在,性質未知,令不少UFO愛好者略感失望。 但現在好消息來了——美軍可能要告訴大家,它們究竟是什麼。
今年三月,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透露,針對美軍多次目擊不明飛行物的事件,國家情報局和國防部已經匯總了一份報告,詳細說明調查結果,並計畫在6月1日之前公佈。 拉特克利夫還稍稍“劇透”了一下,表示美軍目擊的不明飛行物遠比公開的更多,尤其是海軍與空軍似乎隔三差五就能看見某些不可思議的飛行操作,幾乎無法用現有科技解釋。 雖然他沒有直接把“外星人”三個字說出口,但話裡話外暗示頗多。
畢竟報告尚未公開,拉特克利夫也不可能提前曝光更多細節。 不過,我們已經不需要等待太久。 按照他的說法,這份報告會在6月1日前對外公佈。 至少在我準備這期內容時,還沒見到他們釋出任何正式消息,而這期節目上線應該在5月28日左右——也就是說,也許你們看到這期內容時,這個“爆炸性”的報告就已經問世了。 真希望這份萬眾期待的報告,別讓所有人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