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化石真相與都市傳說的交鋒:人類進化究竟能否被輕易推翻?」


被都市傳說圈肆意質疑的人類進化史,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 讓我們一起從腦洞出發,用扎實的證據聊一聊這個讓大家飽含好奇的話題:人類究竟是如何演化而來的?

說到進化,我們就不得不提一比特關鍵人物——查爾斯·達爾文。 早在1859年,他出版了著名的《物種起源》,首次正式提出物種演化的概念,並詳細闡述了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動植物為何會呈現出如今的模樣。 不過,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只對人類的起源輕描淡寫地提了那麼一句:“光芒將會投射在人類起源及其歷史之上。”要是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達爾文在書裡挖了個大坑,沒來得及填。

「化石真相與都市傳說的交鋒:人類進化究竟能否被輕易推翻?」

直到1871年,已經62歲的達爾文才動手“填坑”。 他出版了《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正式將自己的演化理論應用在人類身上。 然而,在當時那個年代,達爾文關於人類演化的解釋引發了廣泛爭議,許多學者並不認可他的觀點。 最大的爭議點在於當時缺乏化石證據,也就是沒有發現介於人類和類人猿之間的“中間化石”來佐證。 支持達爾文理論的學者只能通過比較人類與類人猿在身體結構、行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處,來推斷人類可能由類人猿演化而來。 由於只能停留在推測層面,備受質疑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的確,在19世紀時,沒有中間化石的存在確實是人類進化論的一大痛點。 但如今已經進入21世紀了,從上世紀開始,人類陸續發現了大量中間化石,甚至可以說已經形成了相當完整的化石鏈,為人類演化理論提供了强力支持。 再有人說“沒有化石證據”,那可真是睜著眼說瞎話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考古學家到底發現了哪些中間化石吧。


湯恩小孩:首個“人猿中間體”驚豔出世
1923年,原本在倫敦大學任職的澳大利亞解剖學家雷蒙德·達特被調往南非約翰尼斯堡的一所大學任職。 對他來說,從當時世界醫學中心的倫敦調到學術氛圍相對薄弱的南非,實在讓人難以開心。 然而到了第二年,達特卻意外發現自己來南非是幸運的。 因為1924年,達特在南非的湯恩地區發現了一塊看似猿類頭骨的化石。 身為解剖學專家,他第一眼就看出這塊頭骨不尋常:它的大小比普通猿類更大,卻又比原始人類頭骨小,且具有許多典型的人類特徵,例如眼窩形狀、牙齒排列以及前腦的擴張等,還能從枕骨大孔的位置推斷出它是直立行走的。

達特當即意識到,這或許就是“人類首次發現的人和猿的中間化石”,意義非凡。 他在回憶錄裏記錄了當時的激動心情:“達爾文關於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理論,雖一度飽受質疑,卻又回到了我面前……我會成為那個‘缺失環節’的發現者嗎?答案是肯定的。”
後來,這具被稱作“湯恩小孩”的化石被《自然》雜誌評選為“21個改變科學與世界的發現”之一,它不僅是第一個發現的人類與猿類的中間化石,也為“人類起源於非洲南方古猿”提供了直接證據。


Lucy:人類直立行走與大腦進化之爭的關鍵證人
另一具大名鼎鼎的化石便是“Lucy”。 它之所以有名,除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被視為“人類最早祖先”之外,還因為它曾在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科幻電影《超體》中出現過。 若感興趣,不妨去看一看。

Lucy是於1974年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山谷被發現的,囙此所在的古猿種群被命名為“阿法南方古猿”。 Lucy生活的時代距今大約320萬年前,也就是說至少在那時,人類就已從黑猩猩這一支系中分化出來。 Lucy的腦容量與猿類相當,但它採用直立行走,這意味著人類祖先是先學會了直立行走,然後才逐漸進化出更大腦容量。 Lucy的上肢與下肢比例也介於人類和黑猩猩之間,說明阿法南方古猿正處於“上肢縮短、下肢變長”的過渡期。

至於“Lucy”這個名字,原因很有趣。 當年考古團隊在挖掘現場,經常播放披頭士樂隊的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於是便以“Lucy”來命名這塊化石。 至於它的性別,科學家們主要依據其骨盆開口大小判斷為“雌性”,但這一點也曾引發部分學者的爭議。

Lucy擁有“最早人類祖先”的頭銜,直到1992年才被挑戰。 當時加州大學的蒂姆·懷特博士在同一地區發現了年代更早的“阿爾迪”(Ardi),它的化石年齡大約在440萬年前。 通過對阿爾迪身體結構的分析,人們發現它同樣是典型的中間化石,既能直立行走,又保留了一部分適合爬樹的特徵。 雖然阿爾迪早在1992年就被挖掘出來,但懷特博士團隊卻用了整整17年進行研究,直到2009年才在《科學》雜誌上正式發表。 一經發表便引起轟動,也讓人看到了科學家在化石研究上的嚴謹態度。 有了這樣嚴謹的態度來支撐進化論,我們這些“吃瓜羣衆”想必也能放心不少。


更多中間化石:人類進化證據的長鏈
除了上述三組化石,1990年代之後還陸續發現了不少中間化石,如:

  • 1993年發現的“羚羊河南方古猿”,
  • 1995年的“湖畔南方古猿”,
  • 1996年的“源泉南方古猿”,
  • 2008年再次發現的“源泉南方古猿”等等。

它們都處於人類和黑猩猩分支之後的中間階段。 還有很多化石則出現在人類與黑猩猩分支之前,比如:

  • 2000年發現的“突根猿化石”,
  • 2001年的“查德人猿化石”,
  • 2005年的“中桑納卡裡猿化石”……

這些化石紛紛展現出“正在向人類和黑猩猩分化”的特徵,為人類演化的過程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證據。 通過對所有化石證據的分析與研究,再加上基因學的輔助,幾乎可以說“人類是進化而來”已經擁有了壓倒性的證據支持。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的調查,97%的科學家都認同進化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反對進化論的論文能出現在權威期刊或雜誌上。 如果進化論真的像某些人所說的漏洞百出,那反駁的論文應該漫天飛了,怎麼會一個都沒有呢?


從化石到腦洞:人類演化的想像之旅
既然如此,讓我們在進化論的基礎上繼續想像一下人類進化的可能過程。 大約400萬年前,人類祖先——也就是Lucy們——還主要生活在樹上,以樹葉和果實為食。 後來,某些Lucy的基因偶然發生突變,使得它們更容易站立起來。 既能爬樹又能直立,這就在群體中成了新的生存優勢:能采到更高處更新鮮的果實。 於是,“適合站立”的基因就慢慢在群體中固定下來。

接著,Lucy們發現地面上落下的成熟果子也可以收集起來。 由於雙手被解放,他們下地一次就能撿回一堆果實,再帶到安全地方享用。 慢慢地,Lucy們甚至開始習慣在地面上生活,發現有些草本植物的根系營養豐富又可口,甚至能抓到一些蟲子來補充高蛋白。

當Lucy的足迹來到非洲大草原時,他們偶爾會遇到食草動物的殘骸,但那些軀體大多已被獅子、獵豹、非洲獵狗等猛獸吃光,只剩骨架。 既然打不過這些猛獸,就只能把殘羹剩骨拖回去。 有一次,Lucy們不小心把骨頭摔斷,意外發現了高營養的骨髓。 想更輕鬆敲開骨頭,Lucy們又試著用石頭砸,結果石頭碎片劃破了手,他們才意識到打碎的石頭能當利器。 於是開始製造石制工具,慢慢地,Lucy們不再滿足於吃骨髓,想要直接狩獵。

不過想要在非洲大草原上捕捉靈敏的食草動物並不容易。 這些動物在被獅子和獵豹鍛煉後,奔跑速度極快。 Lucy們只能靠耐力與之周旋。 此時,偶然基因突變導致部分Lucy體毛退化,散熱效率更高,耐力也隨之增强,這就成了新的進化優勢。 時間一長,“褪去體毛、提高耐力”成了原始人類典型特徵。 直到今天,非洲某些原始部落依舊沿用“憑耐力追捕獵物”的管道,這或許也是非洲常出馬拉松强者的原因之一。

後來,人類又學會了用火。 一次雷電引發了森林火灾,燒死了一些動物。 嘗到火烤肉的美味後,Lucy們便開始嘗試保存火種,逐漸形成吃熟食的習慣。 借助工具和火帶來的高營養供給,Lucy們的大腦得到快速發育,而更聰明的大腦又能創造更先進的工具,形成良性的正向迴圈。 數百萬年的演化下來,人類才擁有了與眾不同的大腦,地球上也才誕生了從未出現過的“人類”物種。


黑猩猩能進化成人類嗎? 城市邊緣的野人是否存在?
或許有人會好奇,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黑猩猩未來有沒有可能進化成人? 從理論上講,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根據基因研究,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組相似度高達98.8%,它們的抓握能力、半直立行走以及不低的智力水准,都為潜在進化提供了“好底子”。 要真進化,只需進行的基因突變並不算多,但問題在於如今的地球環境與600萬年前完全不同。 最大的變化顯然就是人類本身。

現時地球上約有70多億人類,幾乎遍佈各個角落,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被極度擠壓。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選擇已不再純粹,動物們的演化必然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 還是拿黑猩猩舉例:假如出現一隻能完全直立、能使用複雜工具、思考能力更强的黑猩猩,600萬年前這肯定是巨大優勢,但放在今天卻幾乎毫無益處。 首先,它並沒有足够的野外空間來展示優勢,而這樣獨特的個體,一旦被人類發現,多半會被“抓回去研究”。 它反倒得逃到更隱蔽、人類無法輕易到達的區域,生存範圍更小,也就無法形成大規模群體,自然也無法讓這種基因突變在種群裏固定下來。

不過,也不妨大膽想像一下:我們偶爾會聽到某些地方出現“野人”的傳聞。 先不談其真實性,如果真的有那麼些基因突變的個體正在往“人類化”邁進,那必然只能在不受人類干擾的偏遠之地活動。 或許這些被稱作“野人”的傢伙,正是演化道路上的新分支? 如果他們能佔據一整塊無人類干預的大陸,假以時日,會不會誕生出全新的人類? 這樣的想像倒也頗具戲劇性。


結語
總的來說,人類演化並非那些都市傳說中描繪得那樣“脆弱易碎”,而是由大批嚴謹的化石與基因證據支撐,帶給我們一條幾近完整的進化脈絡。 要說“腦洞源於證據”,一點也不為過。 畢竟,在這漫長的時光長河裏,我們的祖先一步步踏出了從樹棲到地面,再到火與工具的使用,最終攀升出擁有高度智慧的人類文明。 而這種演化行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化石證據在背後默默佐證。 就算那些都市傳說再怎麼質疑,人類的進化之路也並不是那麼“不堪一擊”。

贊(0)

評論 搶沙發

摩文特

精彩的事、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