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來聊聊埃及的金字塔。 嚴格來說,只要是錐形的建築都能叫金字塔,囙此世界上其實存在著眾多金字塔,比如之前講過的瑪雅神廟、蘇丹的努比亞金字塔,以及古羅馬的塞斯蒂烏斯金字塔,這些都是古文明留下的遺跡。 但無論世界上有多少種金字塔,最有名、最神秘的,永遠都是埃及金字塔,尤其是位於埃及第三大都市吉薩的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更是被視為經典代表。

胡夫金字塔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 首先,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字塔,建於西元前2560年,原高146.6米,是當時地球上最高的人造建築。 這項紀錄保持了約3800年,直到1311年才被英國林肯大教堂超越,這堪稱一個驚人的歷史奇迹。 胡夫金字塔由約230萬塊石灰石與花崗岩建成,外部主體以平均每塊重達1.5噸的石灰石構成,內部墓室及通道則由巨大花崗岩打造,其中最大的一塊竟重達80噸。 在四五千年前,這樣宏偉的工程實在不可思議。
除了規模巨大外,胡夫金字塔還有很多令人歎為觀止的巧合之處。 比如它的方位極為精准,地基的四邊精確指向正南正北,誤差不到四弧分。 這種精度至今讓人費解,古埃及人如何做到的? 可能的解釋包括觀察正午太陽影子的最短方向,或是觀察恒星從東升西落的位置後取中間值。 但具體採用了哪種管道,現時還是未解之謎。
更令人驚奇的是胡夫金字塔的緯度,位於北緯29.9791673度,都市傳說中常被稍微改為29.9792458度,以巧妙對應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每秒。 儘管實際緯度稍有差异,但依然接近光速數值,令人難以置信。 但考慮到米和秒都是現代組織,古埃及人顯然不可能瞭解這些精確數值,囙此外星人建造金字塔的說法也站不住脚。 唯一勉强能成立的假設,就是有穿越者進行了時間旅行並傳遞了這些資訊。
此外,還有一種更誇張的說法稱,以胡夫金字塔所在經線劃分地球,兩半陸地面積完全相同。 雖然無法證實,但從地圖上粗看確實頗為接近,也新增了金字塔的神秘色彩。 關於數位的巧合還遠不止於此,比如金字塔重量約為5.90×10⁹千克,接近地球質量5.97×10²⁴千克的數量級; 金字塔高度146.6米與地球到太陽平均距離1.496×10⁸公里也有巧妙的數值相似性。 此外,金字塔底邊長度的兩倍與高度比值接近圓周率3.1428,這些都令人難以置信。
科學界如何看待這些巧合呢? 主流觀點認為,這是數據廣泛性的結果。 人們能够從巨大的數據集合中,總能找到某些巧妙的巧合,而並非古埃及人掌握了這些高深的科學知識。
真正有考古證據支持的是2013年法國考古學家皮埃爾·塔裏特在紅海附近發現的“梅勒日記”。 梅勒是一名生活在胡夫時代的中層官員,他詳細記錄了自己帶領船隊從圖拉到吉薩運輸石灰石的日常。 這與此前的考古研究相吻合,因為考古學家早已確認金字塔外層石料產自圖拉地區。 這一發現被認為是21世紀埃及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 此外,梅勒日記還提到同時運輸大量食物到建築工地,這與建築學家估算的工人數量(平均1萬至最多4萬人)吻合,可見古埃及舉全國之力建造金字塔。
至於流傳甚廣的其他都市傳說,比如金字塔的傾斜角52度對應所謂的自然堆積穩定角,或是金字塔與獵戶座腰帶三星對應,這些都屬於誇張的誤解或牽強附會。 特別是52度傾斜角與所謂穩定角理論,經過科學實驗驗證,並沒有普遍性的準確角度,而是取決於顆粒大小、形狀和環境條件。 囙此,這類說法更像是中文互聯網的以訛傳訛。
儘管有不少謠言,但單就金字塔本身的建築奇迹與數位巧合而言,胡夫金字塔已足够神秘震撼,無需再添加其他誇張的色彩了。 如今,考古學家仍在努力挖掘更多實證,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重大發現,真正揭開金字塔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