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要說的主角,那可厲害炸了,他就是號稱“動物界第一網紅”的平頭哥——蜜獾。 說他是網紅,絕對有憑有據:早在2011年,他憑藉一段視頻,一夜爆紅,播放量沖到了接近一個億,非常誇張。 與此同時,一句流行語也被帶火了——“蜜獾不在乎”。 這是源於《吉尼斯世界紀錄》中對蜜獾的評估:它是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天不怕地不怕,逮誰都能幹架,碰到啥就吃啥,是真的“什麼都不在乎”。 囙此,蜜獾也被貼上了“兇悍”“勇敢”“好鬥”等標籤,妥妥就是個莽夫,對吧?

可實際上,如果僅用“莽夫”來評估蜜獾,那就太片面了。 除了強悍,蜜獾的大腦也相當發達。 科學家曾對它進行智力測試,結果竟然顯示它的聰明程度能和靈長類比肩,讓研究者大吃一驚。 最後,科學家們只能表示:人類對蜜獾的瞭解還是太少了。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深挖一下這位“美貌與智慧並重、英雄與俠義化身”的平頭哥——蜜獾。
蜜獾的“身世背景”
之前咱們在某期節目中提到過,蜜獾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鼬科。 這科的傢伙,一個比一個不好惹,尤其是蜜獾。 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的稀樹草原上,那裡可是大型捕食者最集中的地帶:獅子、花豹、獵豹、獵狗、豺狼、野犬……個個都是吃肉的狠角色。 要想在這兒混日子,沒兩把刷子可真不行。
那麼蜜獾混得怎麼樣呢? 有件事很能說明問題:我們都知道,獵豹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身上是標誌性的金黃色豹紋。 然而,獵豹幼崽的後背卻長著一片銀灰色的棕毛,只有長大後才褪去。 普遍認為,這和蜜獾有很大關係。 蜜獾最明顯的標誌,是從頭頂一直延伸到尾巴的白色背毛,像披著銀白色披風,酷到沒朋友,辨識度極高。 而獵豹幼崽的銀灰色,可能就是模仿蜜獾,讓獅子或獵狗等天敵心生忌憚,誤以為那是一隻蜜獾,從而不敢輕易招惹。 小獵豹也囙此能逃過一劫。 由此可見,蜜獾的江湖地位有多不一般——凡是跟它交過手的,都知道它不是好惹的。
囙此,網絡上關於蜜獾的“喜聞樂見”事件,就是它又跟誰誰誰幹架了。 最常見的是跟獅子:有時單挑(一頭獅子對一隻蜜獾),有時群毆(好幾頭獅子一起對付一隻蜜獾),可結果往往不變——人多也不見得能討到便宜。 獵狗、野犬這些傢伙都是成群出動,三番五次就想圍毆蜜獾,但外號“平頭哥”的蜜獾根本不在乎你有多少人,氣勢上就沒輸過。 它常常沖著獅子或獵狗大吼一聲,嚇得對方後退幾步; 要是蜜獾想走,誰也攔不住。 這也是它霸氣的原因之一。
蜜獾還被拍到過和豪猪、鱷魚、疣猪等等幹架,簡直是誰都不服,一言不合就能開打。 尤其是雌蜜獾護崽的時候,戰鬥力簡直飆升:如果有人對小蜜獾構成威脅,老蜜獾絕對不会。 比如,斑馬只是好奇地凑過去聞聞小蜜獾,就被老蜜獾一頓暴吼,差點嚇出心臟病; 還有只花豹,趁老蜜獾不在時擒住了一隻小蜜獾,結果老蜜獾回來後沖過去就猛攻,嚇得花豹跟要起飛似的,再也不敢靠近。
有人會好奇:“蜜獾體型那麼小,為什麼大家都怕它?”主要奧秘就在它那層又厚又結實的皮。 尤其脖子後面那塊皮,足足有6毫米厚,防得住那些喜歡咬脖子的對手。 有過兩頭獅子一起抓住蜜獾,折騰半天也沒吃上它的肉,浪費了不少力氣。 再加上蜜獾的皮和身體連接得特別鬆弛,被從後面咬住時,它還能强行扭過來反咬對手。 囙此,撲上去咬蜜獾這事兒,誰都不敢輕舉妄動,一不小心反而自己吃虧。 很多時候,獅群或獵狗群都只是在旁乾瞪眼,蜜獾轉身就走,大家也只能目送它離開。 在非洲大草原上,平頭哥幾乎超脫“食物鏈”之外,誰都奈何不了它。
“無所不吃”的平頭哥
上期咱說樹懶是動物界裏躺得最平的,窩在雨林樹冠裏啃別人瞧不上的樹葉過一輩子; 可蜜獾恰恰相反:它吃的不是別人看不上,而是別人不敢碰的。 它最主要的獵物之一就是蛇——在蛇多的季節,蛇類能占到蜜獾食物總量的一半左右,其中還包括劇毒的眼鏡蛇、鼓腹蝰蛇等大殺器,統統是蜜獾的菜。 這說明蜜獾對蛇毒有高强度抗性:它們體內演化出了一種機制,可以封锁毒素和受體結合。
不過科學家也表示:蜜獾雖然有天賦,但並非生來就“百毒不侵”,而是要經過訓練的。 小蜜獾一般要跟著媽媽生活一年到一年半,學習捕獵,其中第一步往往是從毒性較弱的蠍子開始。 小蜜獾會先用爪子按住蠍子,咬掉腦袋再整個嚼碎吃掉。 期間難免被蠍子的尾針蟄上幾下,就當練習扛毒了。 隨後,它會挑戰體型較小、毒性稍弱的蛇類,練習走位和躲避,也逐漸適應蛇毒。 最後要能獨自單挑成年眼鏡蛇或鼓腹蝰蛇,才算真正長大成人。
當然,雖然蜜獾能扛毒,但毒蛇的毒性仍十分恐怖,蜜獾也有被撂倒的時候。 曾有野生動物攝影師拍到:一隻蜜獾咬死一條蝰蛇後,還沒開始吃,毒素就開始發作,蜜獾瞬間倒地,不省人事,看著跟死了一樣。 可兩個小時後,奇跡出現了:蜜獾竟然醒了過來,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把那條蝰蛇吃掉,真是離譜又精彩。 所以,對於非洲毒蛇們來說,蜜獾堪稱最大的噩夢。
實際上,稀樹草原的食物並沒那麼充足,光靠吃蛇也不够。 蜜獾為了填飽肚子,總是一路小跑到處找吃的,活動範圍甚至可以達到500平方公里。 除了蛇,小型齧齒類、昆蟲,甚至屎殼郎埋在地下的糞球裏的幼蟲,都是蜜獾的盤中餐,所以挖洞是它們的強項。 它們視力不太好,但鼻子靈敏,能在一天內挖五十多個洞找吃的。
此外,蜜獾還有一手副業——爬樹。 它們又長又利的爪子,不僅挖洞是一把好手,爬樹也很在行。 有時蛇、巨蜥被追得上樹,以為能躲過一劫,結果卻被蜜獾抓個正著。 甚至有時候,豹子把獵物藏在樹上,也可能被蜜獾盯上,爬上去偷吃兩口,天不怕地不怕就是這麼霸道。
什麼烏龜殼、鴕鳥蛋,對一般捕食者來說比較棘手,可對於牙口好的蜜獾來說,也能想方設法吃到裡面的肉或蛋。 總之,在“吃”這方面,蜜獾腦子活、手段多。
“蜜獾”名字的由來
說了這麼多,還是得提一提“蜜獾”這個名字的來源。 畢竟對平頭哥來說,蜂巢才是真正無法抗拒的誘惑。 蜜獾的尾部擁有鼬科動物典型的肛門腺,可以釋放出極其刺鼻的惡臭。 所以過去有種說法,認為蜜獾在挖蜂巢前會先放個“臭屁”把蜜蜂熏跑,自己就能安心吃蜂蜜。 其實並沒有那麼“美好”:蜜蜂可不會老老實實飛走,反而會瘋狂蜇它。 好在蜜獾皮厚,從小玩蠍子練就扛毒本領,才能頂住成百上千次的蜇刺。 作為回報,它不僅能吃到香甜的蜂蜜,還能吃到蜂巢裏的幼蟲,營養價值極高。 為了這一口甜食,甘願被蜇得滿頭包,也真是“上癮”得不行。
為了吃到更多蜂蜜,蜜獾還交了個好朋友——響蜜鴷(一種也喜歡蜂蜜和蜂蠟的鳥)。 響蜜鴷找到了蜂巢後,會去叫喚蜜獾帶它來“合作”。 蜜獾衝鋒陷陣,攪得蜂巢天翻地覆,吸引火力; 等巢被破壞,蜜蜂四散飛走後,響蜜鴷再去吃它想要的東西。 雙方各取所需,是典型的“風雨同舟”式合作。
在草原上,蜜獾還會和豺狼搭檔。 豺狼個頭高、視野遠,一旦發現老鼠就能飛奔過去。 但老鼠要是鑽到洞裏,豺狼就沒轍了。 此時蜜獾出馬,挖洞是專業,能把老鼠趕出來,再由豺狼負責追捕,配合十分默契。 當然了,遇到分配不均時,這層“友情”也說翻就翻。 比如有人拍到一隻蜜獾被蟒蛇死死纏住,千鈞一髮之際,豺狼趕來騷擾蟒蛇,成功轉移火力,讓蜜獾脫困。 結果蜜獾轉身就把蟒蛇咬死,打算獨吞獵物。 豺狼不想白忙活就咬住蟒蛇和蜜獾拔河,可結果還是拗不過蜜獾的狠勁兒,蟒蛇最終被蜜獾搶走。 豺狼只能“白幫一場”,沒辦法,誰讓它在草原上首要目標就是活命呢?
“越獄天才”斯托弗
南非有一家野生動物康復中心“莫哈洛(Moholoholo)”,世界上最有名的蜜獾之一就住在那裡,它叫“斯托弗(Stoffel)”。 斯托弗從小由人類撫養,無法放歸野外,只能在康復中心安家,這卻給了它“一舉成名”的機會。
最初,斯托弗在康復中心過得很自由,可以隨意溜達。 但它經常幹“偷雞摸狗”的事兒:登堂入室、翻箱倒櫃,對廚房裏的冰柜更是毫不客氣。 無奈之下,工作人員把它關進一個和其他動物合養的營地,可沒多久它就跟獅子幹起架來,被折騰到動物醫院住了兩個月。 出院後,它還去找獅子尋仇,讓人頭疼不已。 最後,中心只能把斯托弗和它的“女朋友”單獨關在一起。 結果精彩的劇情才真正開始……
對於習慣“登堂入室”的斯托弗來說,開門簡直輕車熟路。 工作人員給門栓上加了鐵絲,它就爬上去用爪子撥掉鐵絲,再把門打開; 給門上鎖後,它又挖道地,從地下越獄; 等中心給它修建了混凝土“監獄”,它就想盡辦法把樹枝、石頭、木棍、輪胎等一切能墊腳的東西搬過來,壘在牆角翻出去。 總之,怎麼攔都攔不住,它就像“越獄天才”一樣讓工作人員叫苦不迭。
後來,斯托弗的種種“花式越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也引起動物學家的興趣。 他們專門設計實驗,想測試蜜獾的智力水准。 2014年火的主角是斯托弗; 7年後,也就是2021年,動物學家娜塔莉亞·伯雷格博士找上了斯托弗的兒子“斯托培”來做實驗。 實驗分三關,由易到難:
- 第一關:把食物放在透明箱裏,用一根橫杆擋住門口。 蜜獾必須想辦法把橫杆挪開才能吃到食物,既考驗觀察力,也需要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斯托培幾次試驗就找到了竅門。
- 第二關:透明箱依然能看到食物,但僅能通過拉動繩子把食物拖到洞口——要向後拉,才能够著。 這對動物而言不容易,因為它們通常只會拼命往裏伸爪子。 可斯托培依舊悟性滿滿,很快就學會了“以退為進”。
- 第三關:檢查蜜獾會不會使用工具。 把食物掛在高處,蜜獾只有把箱子推過來,踩上去才能吃到。 這是測試猩猩等靈長類常用的套路,沒想到蜜獾也順利過關,把箱子推過來後站上去就吃到了食物。
這一連串實驗顯示,蜜獾的智力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動物,只是長期被我們低估了。
“平頭哥”走進福斯視野
最後,還有個有意思的事兒:2018年,阿裡巴巴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內部原本打算叫“蜂鳥”,可馬老闆去非洲玩了一圈,見到蜜獾後突然改了主意,非要叫“平頭哥”,希望新公司能像蜜獾一樣,“既敢想敢做,又充滿智慧”。 連馬老闆都如此敬服,可見蜜獾在“江湖”裏的地位絕非吹出來的。
總而言之,蜜獾的兇狠與智慧,足以讓它在非洲大草原上闖出一片天。 也難怪它有那麼多傳奇故事,成為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有“看淡生死,不服就幹”的猛獸,那麼蜜獾平頭哥無疑是最生動的代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