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偽蛇大作戰:擬蛇天蛾幼蟲對決“卡通蛇”鳳蝶幼蟲

中美洲有一種飛蛾,成蟲灰撲撲、花紋平平、體形也不大不小,毫無存在感——它就是鱗翅目天蛾科 Hemeroplanes 屬的成員。 別看“大人”默默無聞,它的幼蟲卻堪稱“流量擔當”。

偽蛇大作戰:擬蛇天蛾幼蟲對決“卡通蛇”鳳蝶幼蟲

一、專業級“蛇毛蟲”

幼蟲平日偽裝成樹枝:顏色、紋理、甚至頭尾那兩處斷面都像極了折斷的枝椏,仿佛真有一股“我要當樹枝”的執念。 可這只是基本功。
一旦察覺危險,幼蟲會把頭垂下、翻身成仰面朝上,猛地吸氣鼓起前端,瞬間變出一顆帶鱗片紋理的“蛇頭”。 兩隻誇張的眼斑閃著“高光”,其實只是幾顆白點——無論光線角度都亮得逼真。 若捕食者仍不退卻,它還會如蛇般猛地向前衝刺,假裝發動攻擊。

除了體長最多約10 釐米、舌頭不够顯眼外,這招幾乎形神兼備,足以嚇跑對蛇天生忌憚的鳥類、蜥蜴。 儘管不少蝴蝶或飛蛾幼蟲都有眼斑,但Hemeroplanes的誇張程度可謂“頂流”,難怪蟲友們給它取了個霸氣外號——“蛇毛蟲”。


二、萌系“卡通蛇”——鳳蝶幼蟲

說到“仿蛇”,另一大門派不得不提:鳳蝶科Papilio 屬的幼蟲。 最出名的是銀月豹鳳蝶(Papilio troilus)。 它們把自己卷在葉片裏,你第一次看到大概率會嚇一跳——那分明是一條圓滾滾的“卡通小綠蛇”!

摸一摸才發現軟乎乎的真蟲子,而且它們還掌握了蛇的靈魂技能——吐信子。 幼蟲頭部能伸出分叉的橙紅色臭角(臭腺),一伸一縮配合圓潤的大眼斑,可愛卻依舊够震懾; 臭角還能釋放辛辣氣味,雙重防身。

順帶一提,《寶可夢》裏的人氣角色綠毛蟲→鐵甲蛹→巴大蝶的原型正是鳳蝶幼蟲及其棱角分明、不會包在繭裏的蛹。 要是綠毛蟲最後真的進化成一隻鳳蝶,而鐵甲蛹再蛻變成巴大蝶,那就完美契合現實了。


三、變身前還得當“鳥屎”

這些“卡通蛇”可不是一生下來就賣萌。 鳳蝶幼蟲剛孵化時以棕褐色和白色為主,走的是“鳥糞系”路線:顏色、質感惟妙惟肖,連某些看出破綻的鳥兒都嫌弃。 隨著幾次蛻皮、體形漸大,臨近化蛹的末齡階段才切換到鮮綠或明黃的“蛇皮”主題,眼斑才真正亮相。


四、蝸居生活:輕鬆卷葉“造房”

那麼卷葉子到底怎麼操作? 幼蟲在葉面左右各吐一排絲,絲線幹縮後把葉片拉攏蜷起,自成隱蔽的小屋。 不外出啃葉時,它們幾乎全程躲在裡面,謹慎得很——或許它們心裡也清楚,自己的“卡通裝”多少有點幼稚,遠不如“蛇毛蟲”那般專業。


從高度寫實到賣萌路線,這兩類“擬蛇高手”各顯神通:

  • 擬蛇天蛾幼蟲靠逼真的蛇頭與突襲動作取勝;
  • 鳳蝶幼蟲則用卡通化外形加臭角“雙保險”嚇退敵人。

無論是哪一派,都說明了自然界為“活下去”所演化出的無窮創意。 下次在葉間偶遇一條“蛇”,可別急著躲——或許只是比特偽裝大師在向你展示它的拿手絕活。

贊(0)

評論 搶沙發

摩文特

精彩的事、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