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挖走海龜蛋居然是在拯救它們? 揭秘海龜蛋背後的保護之謎


世界上現存的海龜幾乎全部都是瀕危物種,其中數量最少的就是肯氏褶邊龜(Kemp’s Ridley Turtle),最早讓科學家們為之揪心。 但你可曾想過,在拯救肯氏褶邊龜的過程中,那顆人人熟知的“藍色小藥丸”竟也扮演了意想不到的角色,貢獻卓著。 今天,我們就從這神秘的肯氏褶邊龜說起——為什麼英文名 Ridley 龜總讓人聯想到“謎”(riddle),卻沒人能說清? 最可靠的解釋,反而是它與“謎”字根本無關,而只是音近誤傳。

挖走海龜蛋居然是在拯救它們? 揭秘海龜蛋背後的保護之謎

肯氏褶邊龜主要生活在墨西哥灣及美國東海岸,漁民和水手們經常能在海面上遇見它們,外形與其他海龜並無二致。 可是一九六〇年代之前,有件事格外詭異:綠海龜、玳瑁、赤蠵龜等都會爬上沙灘產卵,唯獨肯氏褶邊龜無人見過它們登岸,也沒人目睹它們產卵。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老一輩漁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頭大的赤蠵龜“不守規矩”,常爬到其它海龜背上,與綠海龜、玳瑁眉來眼去,從而誕生了“雜交”無繁殖能力的“雜種龜”,自然而然就不用上岸產卵了。 於是漁民們便戲稱它們“雜種龜”,聽上去十分不雅。

可實際上,肯氏褶邊龜並非由赤蠵龜“造孽”。 一九四七年,一比特墨西哥飛行員艾雷拉(Herrera)駕駛私人飛機途經位於塔毛利帕斯州的Rancho Nuevo海灘時,無意中發現沙灘上佈滿密密麻麻的海龜。 他緊急迫降,用膠片拍下一段珍貴畫面:沙灘上竟有約四萬只海龜,宛如潮水般湧上岸來。 當地人稱這種集體登岸為“Arribada”(西班牙語“集體到來”之意),聽起來似乎並不起眼,然而它恰恰揭開了肯氏褶邊龜神秘的產卵之謎。

數年後,生物學家亨利·希爾德布蘭德博士在重新審視這段影像時欣喜地發現,原來被戲稱為“雜種龜”的肯氏褶邊龜,正是通過這種“Arribada”管道集體爬上海灘來產卵的。 謎底終於揭開! 不過,他還注意到另一個令人痛心的細節:當地居民早已組織規模化地盜取龜卵。 海龜產卵後,剛埋好的洞很快被人挖開,成千上萬的龜卵被堆在沙灘上,再由卡車運走——據估計,有高達九成的龜卵在當日即被收走。

這麼大規模的收集,自然說明龜卵背後有著不小的市場。 傳言說,每枚龜卵雖僅如桌球大小,卻相當於五枚雞蛋的營養價值; 更別提那傳說中的“壯陽”功效:龜卵配一杯龍舌蘭,便能讓男人“無敵”。 囙此,龜卵迅速成為滋補聖品,身價倍增。 直到“藍色小藥丸”上市後,製藥公司大打廣告,直言“海龜蛋並不能讓你更强”,並鄭重提醒“龜卵貿易違法”,甚至公佈舉報電話,全方位打擊這條黑市。 果然,隨著文宣力度加大,龜卵偷采明顯減少,為肯氏褶邊龜的保護贏得了喘息之機。

然而,對肯氏褶邊龜來說,更大的風險還不止於此:幾乎所有肯氏龜都在同一片Rancho Nuevo海灘集體產卵。 一旦遭遇颶風或原油洩漏,一窩龜卵可能一夜付諸東流。 為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一九八一年,科研團隊首次將一批龜卵從墨西哥運輸至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帕德里島國家海岸,建立“第二個籃子”。 在實驗室中,科學家不僅能提高孵化率,還能通過調節溫度精准控制雌雄比例。 小海龜孵化後,會被帶到沙灘舉行“集體出海”儀式,既讓它們體驗爬行標記出生地的過程,也成為了當地的觀光亮點。

更為重要的是,科學家們在小海龜的腦內發現了磁鐵礦微粒,證明它們能記住沙灘的磁場强度與磁力線方向,為幾十年後歸巢提供“天然GPS”。 等小海龜長至近二十釐米,背甲上會貼上一塊淺色活體標籤,並打上編號後放歸大海。 1996年,第一隻歷經十三年漂泊後歸來的肯氏褶邊龜終被記錄,隨後越來越多的“歸巢勇士”陸續現身,第二個產卵“籃子”大獲成功。

說起“合法挖蛋”其實並非衝突,它在肯氏褶邊龜“Arribada”背後,還有它的兄弟——橄欖褶邊龜(Olive Ridley Turtle)的故事。 後者每年在哥斯大黎加一個名為Ostional的海灘,也會迎來堪稱世界最大規模的“Arribada”,數百萬只海龜陸續上岸,集中產卵。 這麼巨量的海龜,讓沙灘空間瞬間被占滿,後續個別海龜還會破壞已有巢穴,導致蛋遭鳥獸啄食:海鳥、狐狸、浣熊、野豬,甚至流浪犬都會前來“蹭飯”。 為了减少這種自然損失,當地保護組織與居民合作,允許在“Arribada”初期合法採收一部分海龜蛋,既平整沙面供後續海龜順利產卵,也為村民帶來收入,從而激勵他們保護海灘、防範偷蛋者,實現了雙贏。

可是,別看橄欖褶邊龜每年產卵千萬枚,它依舊被列為“易危”物種。 這是因為,龜卵孵化後的小海龜命途多舛——它們一破殼就本能地往海裡跑,天敵無處不在。 落入海鳥與肉食性魚類之口的多半在首日被吞噬; 倖存者則藏身於漂浮的馬尾藻叢中,借助這一“海上避風港”度過幼年。 但即便如此,只有約 1–2%的幼龜能順利長大,成年後還要面對鯊魚、虎鯨、人類漁撈與污染的威脅,真正能回到出生沙灘產卵的,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最後,分享兩則海龜與人類互動的暖心趣聞:有船員在海上救下一隻背甲滿是藤壺的海龜,細心地為它清除藤壺; 有潛水夫拍到海龜遊近讓他幫忙摘掉背上的海螺後,再悠然遊走。 可見,海龜或許懂得,人類是它們清理寄生物的最佳幫手。

但值得警醒的是,塑膠污染已成海龜的“隱形殺手”——超過五成的海龜體內曾檢出塑膠垃圾,它們誤將塑胶袋當作水母,或誤吞塑膠顆粒,這些累積極可能致命。 願我們在與海龜的互動中不止留下溫情,也讓它們真正免於塑膠之殤。

贊(0)

評論 搶沙發

摩文特

精彩的事、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