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現代人類和一萬年前的原始人,誰更幸福?”或許你會覺得這是個毫無意義的問題。 但答案真的如此顯而易見嗎? 讓我們一同探討。

幸福感的多重面向
還記得幾年前央視那場“你幸福嗎?”的街頭採訪嗎? 主持人直奔主題,許多網友的神回復令人捧腹——“我姓曾”、“我耳朵不好”、“對,被人插了”等等。 但更讓人深思的,是那些紮心的回答。 作家莫言——當時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面對“你幸福嗎?”的提問,坦言:“我不知道,我壓力很大,憂慮重重,哪來的幸福感?”可見,幸福並非錦衣玉食或榮譽加身就能輕易獲得的。
在視頻平臺上,我也想發起同樣的提問:正在看視頻的你,幸福嗎?
(等到評論區打開時,我真心希望能看到滿滿的幸福留言。)
從“吸引力法則”來看,無論身處何種境况,保持滿滿的幸福感都至關重要。 有人甚至戲說,這可能與量子力學中的“觀察者效應”有關——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就决定了世界如何迴響給我們。 (有興趣的話,咱們下期專題再聊這個量子話題。)
物質富足≠幸福加分?
提到物質進步,很多人會想起B站熱議的《後浪》——不少年輕人感歎自己不如上一代輕鬆。 確實,從物質和便利角度看,現代生活已經好上太多。 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年輕人羡慕過去的日子。 這說明,僅靠物質陞級,難以帶來持久的幸福感。
記得當年我騎單車上下班,遇到風雨時,總羡慕那些有車的人; 而當我擁有了人生第一輛便宜國產車,幸福感爆棚; 然而不久後便會習以為常,又去追求更高級的車型。 無論換了多少車,初次擁有的滿足感再難找回。
從生理學角度看,這與多巴胺的分泌特性有關——它讓我們對物質永遠不滿足。
幸福感的社會學研究:澳大利亞的啟示
2006年,澳大利亞一項關於幸福感的研究給出了啟示:
- 人口密度較低
- 中老年人口比例高
- 女性比例高
- 已婚人口比例高
- 收入差距小
其中除“收入水准”外,其餘名額與物質財富無關; 而“收入差距”說明:與其一起富或一起窮,更勝一切單純的高收入。 研究還發現,因家族緊密、情感交流頻繁,農村地區的幸福感通常高於都市。
倒回一萬年:原始人生活有哪些優勢?
農業革命前,人類還是狩獵採集階段:
- 人口稀少、部落自主
-幾十人一個部落,一年難遇其他部落,資源競爭幾乎不存在。 - “年長”與“女性”比例
-雖然平均壽命低,但“年長”只是相對概念; “女性人口”也與現代相差無幾。 - 已婚人口多
-只要具備生育能力,就算“已婚”,婚姻更為普及。 - 收入差距為零
-沒有私人財產,資源按需分享:果子誰摘,獵物誰殺,部落成員皆可按需分配。 - 家族凝聚力强
-部落即大家庭; 三萬至五萬年前,為避免近親繁殖,部落間會交換女性成員,新增基因多樣性,同時仍保持深厚的家族親情。
對比之下,現代城市生活中,家族聯系日漸鬆散——許多人一年只能與親屬相見一次; 工作、通勤與社交甚至佔據了比與家人相處更多的時間。
當然,我們無法真的詢問化石上的原始人有多幸福; 但從現代社會因壓力帶來的精神疾病與自殺率來看,狩獵採集部落中此類情况應更為罕見。
個體强大≠整體强大
自然界有個有趣的規律:個體越强,整體反而越弱; 個體越弱,整體更强。
- 大型哺乳動物(如獅虎)個體强健,卻面臨滅絕威脅。
- 螞蟻雖個體弱小,卻構成陸地動物總重量的20%。
- 細菌以5×10³⁰的總量稱霸生物圈。
- 病毒更弱、卻數量驚人; 海洋中噬菌體數量甚至是細菌的十倍,它們或許塑造了地球生命的多樣性。
農業革命:個體的犧牲與集體的崛起
人類用三百萬年才走向農業革命——集體力量的集中化。
- 滅絕尼安德特人:化石顯示尼安德特人在體格與腦容量上優於智人,但智人部落因人數多、善聯合而取得了勝利。
- 人口與科技的良性迴圈:為提高勞動效率,人類發展農業與畜牧業; 更多食物催生更多人口,更多人口反過來推動技術進步。
結果,現代人類作為“整體”無疑更强大; 但“個體”卻付出了代價:
- 腦容量由約1500毫升减至1350毫升(雖然智力與褶皺更多相關,仍難排除腦量减少的影響);
-如果一個現代嬰兒不接受現代教育,他的大腦發展或許也不會優於原始人; 反之,若將原始嬰兒投入當代科學教育,他同樣可能摘得諾貝爾桂冠。
當代生活中的“失落”
農業革命帶來的變化,還包括:
- 定居與旅行自由的喪失
-原始人四海為家,隨處可仰望星空; 現代人則受制於工作與假期,想要露營看星空,還得計畫行程。 - 飲食多樣性的减少
-古人采天下之靈,用百味天然; 現代人雖菜單豐富,卻大多集中在幾類主食與肉類,偏遠食材漸被淘汰,也許與此相關的健康問題亦日益出現。 - 競爭壓力的轉移
-狩獵採集時代的威脅多來自自然與部落間的衝突; 農業時代後,土地與財產成為“固定”不動產,侵略和國家軍備競賽消耗巨量資源; 社會分工細化,個人競爭日益激烈,工作壓力空前。
展望:幸福心態的力量
總的來說,人類集體的成功遵循了自然選擇的規律,但我們仍在路上——離星際文明的遠方,還差得很遠。
最後,回到最初的“你幸福嗎?”:儘管現代人似乎不及原始人的幸福感,但保持幸福心態,卻是我們應對困境、挑戰自然規律的唯一鑰匙。 無論你此刻正面臨何種壓力,請銘記:幸福,是我們最珍貴的內在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