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想不到,一條黑鰭巨鯵(又名真鯵)竟然能騰空出水,硬生生地把燕鷗當“速食”! 它先是從容不迫地趕集——把沙丁魚群驅趕到面前,正當你以為它要大快朵頤時,遠處忽然竄出幾道黑影,如同掀翻餐桌一般,沙丁魚四散驚逃。 不到十秒,猛獸現身又落幕,把巨鯵嚇得張口結舌——到底是誰搶了它的“筵席”?

原來,這幾名“搶食俠”正是本期主角:巨鯵(學名Caranx ignobilis),屬於鯵科,體長可達1.8米、體重80公斤以上,比許多成年人還魁梧。 它的英文名Giant Trevally,簡稱GT,直譯為“巨身”,在日本則被稱作“浪人神”——因為它那頗具威嚴的面容、腮蓋上一道如刀疤般的縫隙,加上四處遊蕩的習性,酷似古代浪人武士。
作為珊瑚礁附近的頂級捕食者,巨鯵幾乎無人匹敵。 它的“獵單”異常豐富:龍蝦、螃蟹、螳螂蝦等各類甲殼動物,章魚、魷魚、烏賊等頭足類,還有大大小小的各色魚群。 甚至有報導說,在一條體型巨大的巨鯵胃中,曾發現小海龜和海豚的殘骸——雖然真偽難辨,但足以證明它的食性極為寬泛。
不過,最令人瞠目結舌的,還是巨鯵對燕鷗的“空中伏殺”。 在東非塞舌耳群島伐誇爾環礁附近,燕鷗早已學會跟著巨鯵“蹭飯”——當它們看到沙丁魚被巨鯵一驚,紛紛蹦出水面,燕鷗便可輕鬆撿魚。 可偏偏有些饕餮的巨鯵也盯上了這些“飛餐”。 它們等待燕鷗落在水面捕食或休憩時機,猛然從水底一躍而起,高達一米多,張口足以吞下足球,半空中一口咬住小鳥,再將獵物重摔回水中——整個過程乾淨俐落,震撼人心。
你以為燕鷗就此束手就擒? 當然不是。 先有夥伴被拖走的教訓,讓它們學會在水面邊飛邊啄食,或大聲警告落水幼鳥迅速飛起。 看似聰明的“空中偵查”也難逃巨鯵的復仇:它們會潜伏觀察燕鷗影子、推算飛行軌跡,甚至考慮光線折射,待時機成熟,果斷騰躍。 一番縝密推理,堪比小小魚腦中的“戰術會商”。
不僅潛水夫對它又愛又怕,垂釣發燒友更是對GT情有獨鍾——它們體型碩大、爆發力驚人,拖釣起來痛快淋漓,甭提多過癮! 但你要當心,海狼、牛鯊等“盜鉤者”常乘機偷襲,來搶你的漁獲。 更重要的是,頂級食物鏈生物往往累積血卡毒素,吃下去可能中毒數日乃至數月。 囙此,絕大多數釣友寧願稱重拍照留念,也會當場放生,畢竟體驗與紀念,就已經足够。
這就是巨鯵——海中騰空的“飛魚”,既是潜水者的夢魘,也是釣客的極限挑戰,堪稱珊瑚礁近海最霸氣的王者。